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5-15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15分)
  • 1.  请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经过半学期的语文旅行,蓦然回首,我们发现,语文学科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lán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shì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jí时锲而不舍的精神。

    1.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万丈狂lán  shì言 典jí

    2. (2) 将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写在横线上。

      痛    而不舍

  • 2.  小语在整理古诗文时,发现诗歌是有温度的。请根据提示,帮她补充完整。

    角度

    古诗文

    赏析

    自然中的温度

    ,② (《竹里馆》)

    独坐幽篁,唯有明月是知己。

    ,④ (《晚春》)

    人言草木无情,但杨花榆荚能知能解。

    乡情中的温度

    ,⑥(《春夜洛城闻笛》)

    笛声飘荡,拨动游子羁思的心弦。

    ,⑧ (《逢入京使》)

    偶遇老友,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

    小家中的温度

    ,⑩(《木兰诗》)

    久别小家,恢复女儿装的喜悦。

二、阅读(51分)
  • 3. 名著阅读:如果祥子也有微信。

    祥子更新了他的微信朋友圈,请你阅读他的动态信息,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 (1) 你觉得祥子发这条朋友圈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右边的备选图片哪一张放入朋友圈与情境吻合?谈谈你的看法。
    2. (2) 祥子想换个微信头像,曹先生给他找了两张图片,你认为祥子会选择哪一张?为什么?

      A.黄土地 骆驼

      B.一轮初升的太阳

  • 4.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试用批注法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阅读任务。

    胡老师的木箱

    陆天明

    ①每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棵海棠树上,客居北京已数十载的我总想在窗前呆站那么一会儿。这不仅是因为较为干旱的北京很少下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雨,也不仅是因为它总让我怀念起青涩岁月,更多是因为它的恬静、谦和、持久的含蓄、不露声色的执着……总让我感到它冥冥中演示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②它总能让我想起十四五岁在乡中心小学任教时,跟我同宿舍的一个胡老师。胡老师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还偏矮偏瘦了一些,厚嘴唇,大脑袋,背略有些罗锅。一直单过着。学校里有一些同事不怎么瞧得起他。经常拿他的一些生活琐事上的“陋习”开玩笑。他从不“反击”,甚至都不会立即转身离去。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都教低年级,校领导把我俩分到一个宿舍里,方便我俩“切磋教艺”。

    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他在一盏油灯下写着什么。写在各种各样的纸片上,然后进一个肥皂箱里,也不许我们他这个箱子。时不时能看到他把一卷这样的纸片放进一个土布做的袋子里,带到镇街上的邮局去。过上一段时间,又能“感觉”到他从邮局把这些纸片又带回来,放进木箱里。应该是被人退了回来。

    ④一次寒假后,他没能及时返回学校销假。随后便传来消息,他得了肺结核,咯血,肺上出现空洞,不止一个。那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但在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是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人们开始淡忘他,学校甚至都准备收拾他的“遗物”了,他却突然出现在我俩的宿舍里。说话都带喘,瘦得没个人样。他嘶哑地告诉我,他活不到年底了,他是来料理自己的后事的。

    ⑤他从床底下拽出那个木箱,请我帮他搬到后山上去。我在小雨中,替他把木箱扛上了后山。他点着了箱子里的那些纸片。我以为他是彻底自暴自弃了,开始怜悯他,想劝慰他几句,却看到他眼睛发亮了。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呈现出一种少见的欣慰。然后他就跪在泥泞中,默默祈祷。在我帮扶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说了声:“谢谢你,小陆,帮了我最后一把。我希望可以带着这些底稿,到那边去,继续写完它。”“写完它?带到那边去?”我瞪大了眼睛问。“当然。我教了这么些年的低年级,还是有一点体会和想法的。我一直想把它们整理出来。现在只能希望真的能够带到那边去完成它了。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我俩都不再作声,看着小雨把纸片里最后一点火星淹灭。他才说了句:“现在可以了。可以了……”

    ⑥后来他再也没回过乡中心小学。

    ⑦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突然在我眼前推开了一扇窗。这是通向无数极平凡极普通的人的心灵的窗。我愧疚自己也跟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同事一样,瞧不起过他。那些灰暗的水泥和砖块虽无法让一座大厦呈现金碧辉煌,但正是这一块块灰暗的水泥和“丑陋”的砖块以它们的坚韧和执着,甚至是“牺牲”构筑起了金碧辉煌的底架。

    ⑧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

    ⑨我们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了吗?

    ⑩我们愿意为无数个“普通”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弥补吗?

    ⑪我问小雨。它依然悄悄地淅沥着,不声不响地滴答着……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 (1) 【概括式批注】默读选文,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胡老师长相丑,人老实胡老师得了肺结核①__________胡老师去世
      瞧不起②_______震惊 ③_________
    2. (2) 【赏析式批注】试结合第③段的加点词语,对胡老师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品析。
    3. (3) 【理解式批注】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微笑”和“叹了口气”矛盾吗?你如何理解?
    4. (4) 【评价式批注】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对话。

      我发现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小雨”,读起来特别有味道。但我不知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你能告诉我吗?

      我是这样理解的:

    5. (5) 【联想式批注】你如何理解第⑧段中的“‘普通’的伟大”?请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全文,加以阐述。

      【链接材料】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 5.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概况介绍

    盲盒是近两年比较热的一个消费现象,盲盒现象和时代背景高度相关,因为它是一种“悦己型”消费,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普遍压力大、孤独感强,盲盒迎合人们的童心制造惊喜,也是一种新的解压方式。

    盲盒的“玩法”是:在相同盒子中放置不同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概率抽到自己心仪的款式。

    从美妆盲盒、电器盲盒到食物盲盒、考古盲盒、 图书盲盒等多类型盲盒,盲盒概念与行业的结合,往往带来了销售的火热,“盲盒+”的新兴经济也刺激了多种产业的发展。以“盲盒书籍”“盲盒考古”为例,盲盒让枯燥的图书生动起来,让晦涩的文物活起来潮起来。以盲盒作为营销载体,新型文化业态得以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传统文化在新消费模式的引领下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材料二:

    消费心理

    盲盒经济的兴起很好地反映了消费行为发生的规律,符合消费行为设计的原理。运用从众心理。人们会为了获取自己认为的所属的群体的认同,而模仿群体里的其他人的行为。很多人最初根本不知道盲盒是什么, 后来看到自己的圈子里有人购买盲盒,为了得到认同,他们也跟风购买盲盒。

    运用稀缺原则和炫耀心理。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会受稀缺原则的影响,从而提升对一件产品的渴望度。在开盲盒时,抽中隐藏款的概率不到 1%,这就增加了盲盒产品的稀缺性。而抽中稀缺款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炫耀心理,使其在精神上达到炫耀后的心理满足感。

    材料三:

    专家警示

    有专家指出,绝不能说购买盲盒就是成瘾行为。但是,如果购买行为出现以下四种特征,则须高度警惕“行为成瘾”,或者说“非物质成瘾”的可能性:

    一是“明显过度”,比如相对于生活状况而言,在购买盲盒这件事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金钱;二是“戒断反应”,比如不买盲盒就非常难受,夜不能寐,甚至烦躁、易怒、紧张、情绪低落;三是“耐受性增加”,比如买盲盒的频次逐渐增加,从一星期买一个就能满足,发展到每天买一个才能踏实;四是“负性后果”,比如因购买盲盒让自己入不敷出,为买盲盒跟父母说谎要钱。

    材料四:

    应对措施

    如果仅是把玩盲盒作为一种偶尔的娱乐消遣,无可厚非。如果出现成瘾行为,就需要格外注意了。青少年应正确认识盲盒给自身带来的利与弊,把握应有的尺度。

    首先学会区分“想要”和“需要”。买东西之前要认真思考,确定这个东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再去购买。然后要学会放弃追求由外部奖励带来的满足感,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玩盲盒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是比较低级的无门槛爱好,而真正能够引发持续兴趣的优质爱好,往往都需要投入时间去了解、学习,优质的爱好能够给人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和持久的满足感。与其对盲盒爱不释手,不如把这份喜爱赠予自己,爱自己,充实自己,探索自己“生命的盲盒”。

    1. (1) 读了上述关于盲盒的四则材料后,901班同学给这组材料拟了下面3个总标题,你认为应该选用哪个?请说明理由。

      A.盲盒经济,谨慎消费

      B.盲盒营销,“盲”无下限

      C.“盲盒热”火出圈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2. (2)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据材料一中的图1可知,在中国网民认知的盲盒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中,“营销策略”方面有关的问题较多。 B . 盲盒运用从众心理和炫耀心理,很好地反映了消费行为发生的规律,符合消费行为设计的原理。 C . 相对于生活状况而言,在购买盲盒这件事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这是购买盲盒的“戒断反应”。 D . 玩盲盒没有技术含量,是比较低级的无门槛爱好,要正确认识盲盒带来的利与弊。
    3. (3) 你在朋友圈看到小语“晒”出自己连抽两周终于抽中盲盒隐藏款的信息,感到很担心。请结合文本材料劝说小语玩盲盒不要上瘾。
  • 6. 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晋大夫祁奚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可。”君曰;“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奥对曰:“午也可。”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书》曰:“不偏不党 , 王道荡荡。”祁奚之谓也。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唯善故能举其类。《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选自《新序》

    【注释】①大夫:古代宜职。②嗣:继承。③解狐:晋国的大夫。④午:祁午,祁奚的儿子。⑤党:偏私。⑥荡荡:平坦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公正无私。

    1.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之久而不去 ②康肃笑而之 

      ③孰可以国尉善故能举其类

    2. (2)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称 其 仇 不 为 谄 立 其 子 不 为 比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②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

    4. (4) 卖油翁和和祁奚都是有大智慧的人,请结合文本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分别学到了什么。
三、写作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家国天下,需要邓稼先、闻一多、红军战士们这样为国家命运慷慨以赴的英雄,也离不开无数平凡的“小人物”,阿长、老王等“小人物”,他们虽然平凡,但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些小人物们也许不是故事的主角,但从不缺席每一个被需要的角落。

    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小人物”呢?他们又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我身边的小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请勿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学校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