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20 浏览次数:25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考古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存如满天星斗,遍布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形成不同的文化区域,这些文化区域相互影响、交融、汇合,这体现了(   )

     
    A . 中原文化区的中心地位 B . 早期文明“多元一体” C . 各文明间多元独立 D . 史前考古成就突出
  • 2. 有学者指出:西汉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中央至地方较为完整的监察系统。汉武帝时“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但东汉末汉灵帝时变刺史为州牧,这一举措( )
    A . 强化了刺史的经济职能

    B . 促使监察制度性质巨变 C . 缘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D . 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 3. 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顶棚特有的一种装饰形式。早期多以藻纹作为装饰,“井者,束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隋代纹饰吸收了波斯图案花纹,《唐会要》中提到“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明清时期造型多上圆下方,合乎古代宇宙观。由此可知,藻井( )
    A . 主要受天圆地方观念影响

    B . 借鉴了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C . 遵循严格的等级礼制  D . 普遍应用于民间建筑
  • 4.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 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 )
    A . 折射出宋代社会变革 

    B . 表明了封建经济高度发达 C . 印证宋社会治理制度完善 D . 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 5. 明朝工匠吸收战国成书的《考工记》总结的经验,采用初创于商周时期的陶范法,铸成了约46.5吨重的永乐大钟。钟体.上“惟愿皇图万世隆”“惟愿人人尽忠孝”等铭文位置醒目。后从宫中移至万寿寺,“藉佛力以寓劝化”的功能扩大到民间。永乐大钟的铸造( )
    A . 体现稳固统治和教化人心的主旨

    B . 说明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C . 反映了中国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D . 传统社会结构变动影响文化传播
  • 6. “五口通商”以后,银两制度在各地迅速衍生出具有地域差别但又颇具特色的记账单位,即在各地度量衡不统一的前提下,形成多样化的“虚银两”制度。虚银两是“徒有其名,并无实物”,是实银的价值符号,只规定其名称、重量和成色,并按照当地的习惯规定其行用方法。这一制度的出现(   )
    A . 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币制改革 B . 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 . 适应了晚清的社会发展特征 D . 导致了地方督抚势力的崛起
  • 7.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前夕,孙中山主张中国应该模仿美国实行主权在民的政体形式,国家最高政权由人民来掌握;宋教仁则认为“盖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易之,如必欲变易之,必致摇动国本。”宋教仁这种认识主要基于( )
    A . 对革命后政治形势的认识 B . 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居于优势 C . 政党政治有利于权力平衡 D . 美国式政治民主存在明显弊端
  • 8. 歌曲《做鞋送抗联》中有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小妹坐灯前哪,穿针又引线,不是忙嫁妆,做鞋送抗联”,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个温馨的画面。从此画面中,可以看出百姓(   )
    A . 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心理 B . 开拓进取团结包容的精神 C . 弃小家保大家的报国情怀 D . 对民族战争的认同和支持
  • 9. 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收入中有69.4%来自国营经济的上缴利润,国外的贷款占总收入的2.7%;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技术建设项目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所担负设计的工作量有20%~30%,机器设备安装量有30%~50%。这表明我国的“一五”计划( )
    A . 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 . 证明了计划经济的先进性 C . 完成了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改造 D . 体现了一定的“自力更生”精神
  • 10. 1980年,广东肇庆农民陈志雄跨队承包鱼塘,雇用了几名雇工,其做法引发了全国的关注。1981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的文章,并开辟《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专栏,一共刊登了21篇来信和讨论文章。关于此事件的讨论(   )
    A . 促进了改革意识的发展 B . 推动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出现 C .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 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正走向深入
  • 11. “赛里斯”是古代罗马对中国的一个称呼,原意指丝绸。“大秦”是汉朝人对罗马帝国的称呼,认为“其人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这两个称呼能够说明(   )
    A . 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相互间认知准确 B . 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都已经相互闻名 C . 赫梯人的迁徙推动东西方文化间交流 D . 新航路开辟增强了罗马与汉朝的往来.
  • 12. 下表的变化反映出18 世纪初英国(   )
    年代 文件 内容
    1627年 《权利请愿书》 “凡官吏大臣对上述诸事皆应依国法律例行事,而示效忠陛下,以增进主上之圣德与国家之隆盛。”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此后本国王位与尊号归属于非英格兰王国的人的时候,如果未经国会同意,本国国民不负防御不属于英国的领土而从事战争的义务。”
    A . 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B . 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C . 国王地位日益下降 D . 君主立宪发展完善
  • 13. 1834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工作繁重,待遇低下。这一规定说明英国(   )
    A .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进步 B . 社会救济具有惩戒性质 C . 基层治理措施日益完善 D . 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14. 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
    A . 体现了其对战后秩序的不同诉求 B . 源于它们对世界霸权争夺的需要 C . 导致它们因分赃不均而矛盾加剧 D . 反映了西方大国均势外交的理念
  • 15. (2021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列宁在谈到某一政策时说,“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在禁止地方流传(指禁止自由贸易)方面走得太远了。这当然是一种错误”。这说明(   )
    A . 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B . 辩证地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 . 试图改变国家经济发展模式
  • 16. 图为美国漫画家大卫●勒文1967年创作的《约翰逊秀伤疤》。漫画家将约翰逊总统的疤痕画成了一个战争正在剧烈进行的越南地图。该作品(   )

    A . 反映了西方阵营的分化 B . 表达了美国社会的反战情绪 C . 揭示了冷战政策的实质 D . 揭露了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在许多重要的政治场合和重要的官方文件中,特别注意避免对边疆少数民族使用带有刺激性的“夷狄”字样和称谓。乾隆时,还为此处分过一些大臣。清朝利用政权的力量,对传统的“华夷论”进行大规模的批判。当时,西方早期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近代领土、 边界、主权观念。特别是乾隆皇帝本人, 除通晓汉文和满文之外,还特别注意学习蒙语、藏语、维吾尔语。乾

    隆帝还下令,将这五种民族文字题刻在皇家许多重要建筑上。乾隆十九年(1754 年),在改造热河避暑山庄正门-一丽正门时,用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题写了门额,以显示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即“以昭我国家一统同文之盛”。

    ——摘编自张羽新《清代前期各民族统一观念的历史特征》

    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以“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民族主义,即“五族共和”。运一时期(1912~1928 年)的中华民国国旗也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横长方条,表示“五族共和”之意。

    ——摘编自杨梅《“中华民族”概念在民国教科书如何演变》

    材料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各民族深受封建势力、国民党反动军阀、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的事实,中国共产党将民族政策主旨定位为“领导各民族投身了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积极宣传“民族平等”,揭示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以唤起少数民族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意识,团结起来共同对敌。

    ——摘编自郑大发《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百年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前中期民族观念的历史特征。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念的内涵及其形成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自清代前期至近代中国民族观念的历史价值。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起,德国铁路建设的投资占全部生产投资的1/5,成为工业化的先导部门。铁路建设推动了冶金和采矿工业的发展,技术变化和投资的增加带来了钢铁生产中卡特尔垄断组织的广泛出现,垄断组织实现了横向联合,保证了德国钢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化学工业与电气工业迅速发展,在有机化学工业和合成材料方面确立优势甚至垄断地位,电气工业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从1953年起,中国实施“一五”计划(1953一1957), 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 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1954 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1957年,我国建成了飞机和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等新工业部门。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任务,并确定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

    ——摘编自王娟《脉络●蕴涵●意义: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细化了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小康社会的内涵深化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其目标是实现物质、政治、精神、社会与生态五大文明体系协调发展。

    ——摘编自郭玉坤《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后期德国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并指出当时两国现代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新中国初期至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变化。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的历史意义
  • 19.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材料一

    17~18世纪欧洲战争频繁。其中1618~1648 年的三十年战争最为惨烈,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各方所犯下的反人类暴行是前所未闻、令人发指的。富有正义感的格劳秀斯感到必须寻找出某种具有无上权威的东西,某种普遍适用的伦理法则,来对这个充满战乱的世界加以约束和规范。他在其所著的《战争与和平法》中对中世纪一系列自然法法则进行世俗化改造,实现自然法理论的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旨在限制国际战争破坏性的现代国际法体系。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45年以来,国际法由原来的欧洲集团扩大至遍及七大洲的180 多个国家,以欧洲为核心概念的国际法原则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国际法的范围扩大了,出现了新兴的分支一国际经济法。 许多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使得传统国际法的一些原则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或采取了新的概念。随着科技进步,传统国际法的内容扩大,产生如外层空间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新分支。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争与和平法》问世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法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

    ——摘编自 [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以上材料选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名作《双城记》,作者以辩证法视角概括了一个矛盾交织的时代。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选取某一时空范围,仿照材料视角拟定一个标题,予以论述。( 标题示例:盛世与危机—3世纪的罗马。

    要求:标题包括选取时空的基本信息,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