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11-03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硫粉燃烧 B . 冰化成水 C . 矿石粉碎 D . 铜丝弯曲
  • 2. (2019·德州) 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 发生装置 B . 收集 C . 干燥 D . 验满
  • 3. 水银不是银,是一种金属的俗称。这种金属是(   )
    A . Ag B . Au C . Hg D . Mg
  • 4. 下列化学名称与符号相符合的是(   )
    A . 氧元素O2 B . 氯原子Cl C . 氢分子 2H D . 金属钠NA
  • 5. (2017九上·乐昌期末)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3 C . +5 D . +2
  • 6.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B . 氯化钠 C . D . 氢气
  • 7. (2019九上·阜阳期末)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A . 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    B . 小孩经常咬铅笔,会导致铅中毒 C .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D . 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贸然进入
  •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B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放出大量的热 C . 在装有少量干燥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试管外壁温度会降低 D . 细铁丝与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 . 水结成冰时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 . 利用CO的可燃性炼铁 D . 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切割玻璃
  • 10. (2019·黑龙江模拟) 下图中能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
    A . B . C . D .
  • 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时一定放出热量 B . 石墨和 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 C . 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一定是面粉 D . 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
  • 12. 氢气、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H2 , C,CO都发生还原反应 B . 反应现象中都有试管内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C . 反应前后H,C,Cu,O四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D . 反应生成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 13.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点燃甲烷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甲烷的纯度 B . 用量筒量取水时,如果俯视读数,则量取的水比实际需要的水少 C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D .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 14. 下列事实与解释有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将混合气体点燃可以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CO具有可燃性而CO2不能燃烧

    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

    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下图为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x是化合物,y是单质 B . 2个y分子可写作Cl2 C . ClO2分子由1个氯原子和2 个氧原子构成 D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O2+ Cl2= 2NaCl+ClO2
  • 16. Mg 和CaCO3(煅烧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煅烧并充分反应,结果混合物的总质量无变化。此混合物中Mg和CaCO3的质量比为(   )
    A . 6:25 B . 5:7 C . 33:50 D . 1:5
二、填空题
  • 17. 净化空气和水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1. (1)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净化水时放入活性炭除去色素、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2. (2) 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

      A、 焚烧落叶和垃圾                 B 、积极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

      C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 、使用清洁剂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 18. 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①CaO、Na2O、CO2、CuO;②S、C、P、Cu;③O2、MgCl2、Na2SO4、KNO3。这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⑵,⑶

  • 19. 如图1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 (1) 用化学用语表示图2所示粒子:
    2. (2)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的氧化物是
    3. (3) 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气体单质可以支持燃烧,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 (4) 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 20. 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探究实验。请回答:

    1. (1) 发生反应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反应前称得药品及仪器的总质量为148g,充分反应后称得液体药品及仪器的总质量为143.6g,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如何改进装置让反应前后天平都平衡?
    3. (3) 利用(2)的数据计算烧杯中碳酸钙粉末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三、综合题
  • 21. 有A、B、C、D、E五种含碳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列相互转化关系。

    ①A + CuO Cu + B; ②C→B + H2O; ③B + H2O→C; ④B + Ca(OH)2→D + H2O; ⑤B + A E。

    请进行推断并回答:

    1. (1) 写出转化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2. (2) 转化②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转化⑤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 (3) 请写出E的任一条化学性质:
  • 22. 请按要求回答:
    1. (1) 下图中,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字母,下同);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2. (2) 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1为电解水制氧气。气体a在电源的(填 “正”或“负”)极端产生。

      ②实验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A 冷却到室温

      B 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C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 23. 元旦联欢晚会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

    1. (1) (提出猜想)

      ①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

      ②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2. (2) (实验验证)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蜡烛慢慢熄灭,棉花不燃烧

      猜想①不成立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振荡并

      反应生成氧气,猜想②成立

      猜想③成立

    3. (3) (实验结论)

      ①CO2 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和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